RFID技術促進醫療領域智能發展
隨著物聯網的迅猛發展,RFID技術不斷的應用在各個領域,特別是在醫療、工業、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應用,無疑是錦上添花,繁榮似錦。
物聯網在醫療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醫院對醫療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身份識別、樣品識別、病案識別。其中,身份識別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識別、醫生的身份識別;樣品識別包括藥品識別、醫療器械識別、化驗品識別等;病案識別包括病況識別、體征識別等。
具體應用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病患信息管理
病人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各種檢查、治療記錄、藥物過敏等電子健康檔案,可以為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幫助;醫生和護士可以做到對病患生命體征、治療化療等實時監測信息,杜絕用錯藥、打錯針等現象,自動提醒護士進行發藥、巡查等工作。
2、醫療急救管理
在傷員較多、無法取得家屬聯系、危重病患等特殊情況下,借助RFID技術的可靠、高效的信息儲存和檢驗方法,快速實現病人身份確認,確定其姓名、年齡、血型、緊急聯系電話、既往病史、家屬等有關詳細資料,完成入院登記手續,為急救病患爭取了治療的寶貴時間。
尤其救護車中安裝3G視訊設備,病患在運送到醫院的途中,急診室可先了解病患的生理狀況,爭取黃金救援時機,如果地處偏遠,甚至可采取遠距醫療影像系統進行緊急搶救。
3、藥品存儲。
將RFID技術應用在藥品的存儲、使用、檢核流程中,簡化人工與紙本記錄處理,防止缺貨及方便藥品召回,避免類似的藥品名稱、劑量與劑型之間發生混淆,強化藥品管理,確保藥品供給及時、準備。
4、血液信息管理。
將RFID技術應用到血液管理中,能夠有效避免條形碼容量小的弊端,可以實現非接觸式識別,減少血液污染,實現多目標識別,提高數據采集效率。
5、藥品制劑防誤。
通過在取藥、配藥過程中加入防誤機制,在處方開立、調劑、護理給藥、病人用藥、藥效追蹤、藥品庫存管理、藥品供貨商進貨、保存期限及保存環境條件等環節實現對藥品制劑的信息化管理,確認病患使用制劑之種類、記錄病人使用流向及保存批號等,避免用藥疏失,病患用藥安全。
6、醫療器械與藥品追溯。
通過準確記錄物品和患者身份,包括產品使用環節的基本信息、不良事件所涉及的特定產品信息、可能發生同樣質量問題產品的地區、問題產品所涉及的患者、尚未使用的問題產品位置等信息,追溯到不良產品及相關病患,控制所有未投入使用的醫療器械與藥品,為事故處理提供有力支持。
7、信息共享互聯。
通過醫療信息和記錄的共享互聯,整合并形成一個發達的綜合醫療網絡。一方面經過授權的醫生可以翻查病人的病歷、患史、治療措施和保險明細?;颊咭部梢宰灾鬟x擇或更換醫生、醫院;另一方面支持鄉鎮、小區醫院在信息上與中心醫院實現無縫對接,能攻實時地獲取專家建議、安排轉診和接受培訓等。
8、新生兒防盜系統。
將大型綜合醫院的婦產科或婦兒醫院的母嬰識別管理、嬰兒防盜管理、信道權限相結合,防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出。尤其,嬰兒出生后也要給嬰兒佩戴一個可以標示惟一性身份的“RFID腕帶”,并使嬰兒的信息和母親的信息具有惟一對應性,要確定是不是抱錯了嬰兒,只需對比母嬰的“RFID腕帶”信息就可了,這就避免了嬰兒抱錯事件的發生。
9、報警系統。
通過對醫院醫療器械與病人的實時監控與跟蹤,說明病人發出緊急求救信號,防止病人私自出走,防止貴重器件毀損或被盜,保護溫度敏感藥品和實驗室樣本。
RFID技術實施醫院對物資的管理變得更加容易,醫院在物資的使用和采購流程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也防止了過期物資的使用,有效遏制了因為人為疏忽而導致的錯誤環節。RFID技術的高效應用在醫療行業,促進現代化醫療行業的發展,同時為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勞務有效保障,為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