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近五年來,每年都有50個以上的政策文件涉及基層醫療,而在眾多的文件中,對基層影響最大的政策就是分級診療制度。從衛健委組建后,以大健康理念推行的衛生體制改革,也將加速家庭醫生簽約制度的推行。
其實醫療改革的政策都是相互協同的,而政策疊加后產生的效果往往會更深遠,拿家庭醫生簽約制度來說就有兩大政策與其相輔相成。到2020年,家庭醫生簽約要全覆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醫聯體建設也要覆蓋到所有公立醫院。
可以說,到2020年,把患者留在基層的基本框架是搭建好了。可能很多人說基層能不能接住呢?其實只要國家加大人才、設備的供給,到2020年這些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
為了實現患者能在縣域內自由流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源共享的問題,基層醫院的常規生化的檢驗能力薄弱,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國家在醫聯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已經提出要在醫聯體內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等,為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
近年來,從各省市的政策上來看,整合醫聯體內的影像、檢驗、病理、心電診斷等優勢資源,建立獨立中心,建立區域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等,實現醫聯體內服務供給一體化、醫療質量質控同質化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已經是每個醫聯體的硬性任務了。
檢驗、影像、病理等資源從科室變為獨立中心(獨立醫療機構),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也是醫療改革發展的大趨勢。
目前,我國在臨床檢驗項目中,95%的檢驗業務仍在醫院檢驗科完成,僅有5%左右的檢驗項目被第三方檢驗機構承接。而美國第三方檢驗機構市場占有率超過60%,市場集中度很高。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獨立實驗室已經占據臨床檢驗市場的1/3。
目前,我國醫院主導檢驗的模式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檢驗的發展從科室逐步轉移到獨立檢驗中心,也是醫聯體建設的需求。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